大学物理(下)

主讲人
颜超 |南昌航空大学
学期
第6期(已结束 · 2024-03-01 至 2025-01-31)
  • 第1 期(已结束 · 2019-08-10 至 2020-01-31)
  • 第2 期(已结束 · 2020-08-01 至 2021-01-31)
  • 第3 期(已结束 · 2021-08-01 至 2022-01-31)
  • 第4 期(已结束 · 2022-03-17 至 2023-01-31)
  • 第5 期(已结束 · 2023-03-31 至 2024-01-31)
  • 第6 期(已结束 · 2024-03-01 至 2025-01-31)
  • 第7 期(进行中 · 2025-06-17 至 2026-07-17)
教材信息
学时
48

课程介绍

查看更多
课程定位:大学物理是工科各专业学生重要的公共基础课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物质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式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学科。它的基本理论渗透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应用于生产技术的许多部门,是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的基础。以物理学基础知识为内容的大学物理课程既是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也是重要的科学素质教育课程,在为各学科专业学生打好较为系统的物理基础的同时,用具有特色的物理研究方法、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来感染学生,训练学生。提高学生自觉应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既关注工程技术、社会发展中的科技基础,又关注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共同的、宏大的、必须尽早解决的一般性问题。 课程目标:以知识为载体,努力实现学习能力、实证能力、创新能力、人文精神的培养 1、学习能力:通过充分发挥本课程的教学资源优势,培养学生对课程知识体系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查阅书籍及网络资源、不断学习扩充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提出问题与质疑的能力。 2、实证能力:培养学生学会体验物理与生活的联系,与身边科技的联系;学会在物理学发展历史的主要脉络中,汲取丰富的思想养料;能够体验科学泰斗所提出的大量思想实验的力量,了解其卓有成效、获得成功的秘密所在;引导学生重视演示物理实验,积极参加自制小实验的学习活动。 3、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学会从身边生活开始,用物理进行分析、探究,掌握深入钻研的方法与路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相关的课外兴趣小组、各类科技制作与创新、物理竞赛等活动,以此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4、人文精神:引导学生认识到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因此在帮助学生学习科学和技能的同时,又适度注意增进学生的人文情怀,以使学生成为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课程内容与安排 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两个学期(大一下学期和大二上学期)完成。其中,大学物理(下)的主要内容包括:热学(分子运动论和热力学),振动和机械波,波动光学,量子物理。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了解“电磁场是统一的”(电磁学)、“能量流是不可逆的”(热学)、“物质具有波动性”等基本思想。 本课程的先修课是高等数学,后续课可以是各学科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相关课是大学物理实验。 课程特色 1、拥有一支教学效果好、教学能力强、结构合理、团结协作、有持续发展后劲的教学团队。 2、构筑了以物理思想为主线,格“物”致“知”,加强近代物理和反映现代科技成就的教学内容和体系;有效利用各种有效的教育技术如多媒体技术、微课等,出版了教材,建设了互动题库、视频资源、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等在内的系列化教学资源。 3、“物理演示与探索”等实验紧密配合教学,创新实践和开放性实验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的平台,形成了课内外结合的探索研究教学模式。
主讲教师:颜超

AI助教热门问题

查看更多
累计选修人次
在校学习者来源学校
累计互动次数
累计页面浏览量
0
AI应用数
0
AI智能体会话数
90
知识点数
0
知识切片数
0
AI指令数
  • 智慧内容概览
  • 课程简介
  • 课程统计
  • 师资团队
  • 课程章节
  • 师生互答
  • 课程评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隐私条款 劳职在线

北京学银在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Copyright◎ 2019 Powered by 超星集团

京ICP备18020094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493号 | 三级等保备案编号:11010843749-22001